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

你在看誰的部落格?


全球部落格的成長數字實在無法精確估算,現今約有五千多萬個部落格在網路上活動,Andrew Keen 粗估以一天成長一千個部落格的速度,到了2010年就會累積有上億個部落格,部落格將會大量的影響我們的生活。
Web2.0 加速了部落格創建的速度,對個人的意義在於,部落格是個人書寫的舞台,可以自由發揮自我的創意,透過部落格與部落客對話,可以傳遞個人的信念、釐清真相、增長知識、發展網路商機,也可以抒發個人的情緒,接受來自認識與陌生的部落客安慰,是一種自我療傷的最佳管道。不過網路上的閱聽人,不是偏好瀏覽某人的網頁,要不然就是根本不看,極端兩極化,但是網路虛擬世界,參與對話的彼此,無法辨識身份與消息來源,因此被選取閱讀的部落格訊息的可信度令人質疑。
部落格對社會上的組織,如商業、政治團體、公益團體、機關學校,均已產生一定的影響力,網路訊息,像是名人的部落格,常被媒體鎖定瀏覽,意外的增強了議題設定與議題動員的效果,並且形成一股公民參與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勢力。而在其它的團體組織中,部落格可以建立組織形象、宣傳組織訊息、與群眾產生線上對話、建立知識庫等已有貢獻。
部落格被視為新媒體,是因為部落格其內容可以完全收納傳統的印刷、電子媒體等文字、圖像、影音的文本,又利用網際網路快速散步至全球之特性,有「個人新聞台」的稱號,這讓傳統媒體不得不在自有的企業網站裡再架設部落格,傳統的印刷新聞媒體不僅利用網路留言版的方式與讀者互動,如今增加了部落格,且介面各不相同,更將新聞議題置入部落格中,讓讀者讀取新聞,爭取認同或讓讀者自己決定那一則新聞應該是「頭條」,如此一來讀者與報社的守門人可以利用網路互動,擴展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